HGH113是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焊丝,专为极端高温和复杂腐蚀环境下的焊接需求设计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温抗氧化性、抗蠕变性能及优异的焊接工艺性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能源装备及化工领域的高温部件修复与制造。
HGH113的合金体系以镍(Ni)为基体(占比约50%-60%),通过多元合金化实现性能强化:
铬(Cr,19%-22%):形成致密氧化铬层,提供高温抗氧化保护。
钼(Mo,2%-4%)与钨(W,3%-5%):固溶强化提升高温强度,增强抗蠕变能力。
钴(Co,12%-15%):优化高温组织稳定性,抑制有害相析出。
铝(Al,1.5%-2.5%)与钛(Ti,0.5%-1.5%):通过γ'相(Ni3Al/Ti)析出强化,提高持久强度。
微量元素:添加硼(B)、铈(Ce)等改善晶界结合力与抗热疲劳性能。
高温力学性能
在850℃下抗拉强度≥520 MPa,延伸率保持15%以上,满足高温承力部件需求。
持久强度(950℃/1000小时)≥120 MPa,优于多数同类镍基焊材。
抗氧化与耐蚀性
1100℃静态氧化速率<0.1 g/(m²·h),氧化膜自修复能力强。
耐受含硫烟气、熔盐及碱性介质腐蚀,适用于石化裂解装置。
焊接工艺特性
低热裂纹敏感性:通过控制S、P杂质含量(<0.008%),减少晶界脆化。
宽泛工艺窗口:适用TIG、MIG及等离子弧焊,推荐保护气体为Ar+2%-5%He混合气。
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
用于涡轮导向叶片、燃烧室内衬的堆焊修复,耐受1600℃燃气冲刷。
案例: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密封环的激光熔覆修复,服役寿命延长3倍。
超超临界电站设备
焊接过热器管道(工作温度620℃/压力31 MPa),抗蒸汽氧化失效。
在700℃等级先进超临界机组中替代传统ER625焊丝。
核能高温系统
第四代核反应堆中间热交换器异种钢焊接,解决因科镍690与P92钢的热膨胀失配问题。
特种化工设备
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(HK40钢)的现场免预热补焊,减少停工损失。
预热与层温控制
基材厚度>25mm时需150-200℃预热,层间温度≤180℃以防止组织粗化。
焊后热处理
对拘束度大的接头推荐760℃×4h退火,消除残余应力同时保留γ'强化相。
异种材料焊接
焊接镍基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时,采用窄焊道、高稀释率工艺,抑制碳迁移导致的脆性区。
随着增材制造技术普及,HGH113粉芯焊丝在定向能量沉积(DED)中的应用快速增长。研究显示,通过调整送丝速度与激光功率的匹配参数,沉积效率可达200 g/h,成形件高温疲劳寿命提升22%。未来将向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(ODS)改性方向发展,目标突破1200℃长期使用极限。
HGH113焊丝通过精准的成分设计与工艺适配,在高温工程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。随着极端制造需求的升级,其衍生材料体系与智能化焊接技术的结合,将持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的技术革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