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H2136是一种以铁-镍-铬为基体的沉淀硬化型高温合金,其化学成分设计兼顾高温强度与耐腐蚀性。主要成分包括:
基体元素:镍(Ni)含量约35%-40%,铬(Cr)约13%-16%,铁(Fe)作为基体余量,形成稳定的奥氏体结构。
强化元素:通过添加铝(Al,约1.5%-2.5%)和钛(Ti,约2.0%-3.0%)形成γ'相(Ni₃(Al,Ti)),实现时效强化;钼(Mo,约1.0%-2.0%)的固溶强化作用可提升高温抗蠕变性能。
微量元素:碳(C,≤0.08%)优化晶界稳定性,硼(B,≤0.01%)和磷(P,≤0.015%)等元素用于改善加工性能。
高温力学性能
在650℃以下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,抗拉强度可达900 MPa以上,屈服强度超过600 MPa。φ0.15mm细丝经冷拉拔加工后,表面光洁度达Ra≤0.4μm,同时保持良好延展性(延伸率≥15%)。
抗氧化与耐腐蚀性
铬元素在表面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,可抵抗800℃以下空气环境中的氧化腐蚀,对含硫气氛和盐雾环境具有中等耐受能力。
物理特性
密度:7.95-8.05 g/cm³
熔点:1350-1400℃
热膨胀系数:14.5×10⁻⁶/℃(20-800℃)
电阻率:1.15 μΩ·m(室温)
加工特性
φ0.15mm超细丝需采用多道次精密拉拔工艺,配合中间退火(900-1000℃/1h)消除加工硬化,最终成品丝材直径公差可控制在±0.003mm。
微型高温传感器
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温度监测探头的导丝组件,耐受650℃燃气冲刷环境,直径0.15mm的细丝可实现高密度布线。
精密医疗器械
应用于微创手术器械的弹性元件,如血管内导管支撑丝,兼具生物相容性和抗疲劳特性(循环次数>10⁶次)。
特种电子器件
作为高温微型继电器的簧片材料,在200-400℃工作温度下保持稳定的接触电阻(≤50 mΩ)。
航空航天紧固系统
用于微型高温螺栓的锁紧丝(Lockwire),在发动机热端部件连接中提供可靠的防松保障。
表面处理:需进行电解抛光去除拉拔残留应力,表面粗糙度降低30%以上。
时效强化:推荐热处理制度为720℃×16h空冷,γ'相析出量可达15%-20%。
焊接性能:建议采用脉冲激光焊接,热影响区宽度可控制在50μm以内。
该材料已通过AMS 5798、GB/T 14992等标准认证,在极端工况下的使用寿命可达5000小时以上,是微小型高温精密部件的理想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