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H2132是一种以铁-镍(Fe-Ni)为基体的沉淀硬化型高温合金,其成分设计兼顾高温强度与耐腐蚀性。主要成分包括:
基体元素:铁(Fe)含量约为40%-45%,镍(Ni)含量约25%-30%,形成稳定的奥氏体基体。
关键合金元素:
铬(Cr)(13%-16%):提升抗氧化及耐腐蚀能力,尤其在高温含硫环境中表现优异。
钼(Mo)(1.0%-1.5%)与钒(V)(0.1%-0.5%):通过固溶强化提高基体高温稳定性。
铝(Al)(0.2%-0.6%)和钛(Ti)(2.0%-2.5%):形成γ'相(Ni₃(Al,Ti)),实现沉淀强化,显著提升材料在650℃以下的中高温强度。
微量添加剂:硼(B)含量约0.001%-0.01%,用于优化晶界结构,抑制高温下晶界弱化;碳(C)含量低于0.08%,控制碳化物析出以维持韧性。
高温力学性能:
在600-750℃范围内,GH2132的抗拉强度可达900 MPa以上,屈服强度超过600 MPa,优于多数同类型铁镍基合金。其性能优势源于γ'相的均匀析出及Mo/V的固溶强化作用。
长期服役温度可达650℃,短期可耐受800℃瞬时高温。
抗氧化与耐腐蚀性:
Cr元素在表面形成致密Cr₂O₃氧化膜,有效抵御高温氧化及燃气腐蚀。实验表明,在700℃/1000小时氧化环境下,氧化增重率低于2.0 mg/cm²。
对硫化环境、盐雾腐蚀及弱酸介质(如稀硫酸)具备良好耐受性。
工艺适配性:
盘丝(φ0.10 mm以上)可通过冷拉拔工艺加工,冷变形率可达70%以上,且经时效处理后(720℃/16 h),强度提升30%-40%。
焊接性能良好,适用于氩弧焊、电子束焊等精密连接工艺。
航空航天领域:
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紧固件(如螺栓、铆钉),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保持高预紧力,避免应力松弛。
涡轮盘密封环组件中φ0.15-0.30 mm细丝,用于高温间隙密封。
能源与化工装备:
石化裂解炉用高温弹簧丝(φ0.20-0.50 mm),在含硫烟气中服役寿命超3万小时。
核反应堆控制棒导向机构的精密支撑丝材,兼具抗辐照脆化与蠕变抗性。
高端工业部件:
高温传感器引线(φ0.10-0.15 mm),需在保持导电性的同时耐受热循环冲击。
特种阀门阀座用编织丝网,用于过滤高温腐蚀性介质。
近年研究聚焦于纳米级γ'相调控,通过双级时效工艺(如先650℃/8 h后750℃/4 h)使析出相尺寸细化至20-50 nm,进一步提升800℃下的持久强度。此外,增材制造技术的引入为复杂结构盘丝组件(如多孔冷却丝网)提供了新加工路径。
GH2132合金盘丝凭借其成分优化与微观组织可控性,在中高温精密部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随着制备工艺的革新,其应用场景正从传统 aerospace 向新能源、超临界发电等前沿领域扩展。